联华证券配资
杠杆投资平台 深圳78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阮元元)昨日杠杆投资平台,全省科技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有218个项目(人)获奖,其中突出贡献奖1名、自然科学奖31项、技术发明奖11项、科技进步奖132项、科技合作奖5名、青年科技创新奖20名、科技成果推广奖18项。
深圳市获奖项目共78项,占省奖获奖数的35.8%,较上年度增加4.4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二(仅次于广州市),其中自然科学奖1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技术发明奖6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50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34项),科技合作奖2项,青年科技创新奖5名,科技成果推广奖4项。获奖项目集中在计算机软件与信息管理,动力、电气与民核,机械等领域。
本年度深圳市获奖项目主要亮点如下:一是今年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全省仅1项)由鹏城实验室联合多家省内外机构取得,体现深圳市创新主体勇攀高峰的强劲动力,全市内外联动的创新生态不断优化,为创新主体取得尖端成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二是深圳市三类奖项(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下同)一等奖牵头获奖项目为12项,较2023年的7项,增长71%,尤其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3年度牵头获奖项目为4项,2022年度仅为1项,深圳市高校、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取得显著成果;三是本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较上年度增加8项,深圳全市企业参与各领域科研的主动性与广泛性进一步提高,创新研究视野和能力不断提升,为深圳市发展“20+8”产业集群打下坚实基础。
总体来看,深圳市三类奖项获奖项目共67项,较上年度增加10项,获奖数创历史新高,占省三类奖项获奖数的38.5%,较上年度提高5.7%。全市三类奖项主要完成单位分别为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个奖扫描
深圳先进院牵头荣获8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纳通讯员何建春)10月17日,全省科技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牵头荣获8项科技奖,分别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青年科技创新奖1项以及科技合作奖1项。此次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数量及获奖总数均创建院以来新高。
截至目前,深圳先进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已累计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5项,其中包括一等奖9项、二等奖11项、青年科技创新奖2项、科技合作奖2项等,项目研究方向涵盖医学影像与科学仪器、定量合成生物学、脑机接口与智能系统、脑解析与灵长类模型、先进材料与碳中和、智能医药与健康数据等。
对于很多女人而言,人生的下半场几乎都在学习如何经营婚姻、拴住男人的心,可是男人生性爱自由,有时候你看得太紧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让锂电池扛住热浪受得住严寒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纳通讯员刁雯蕙)深圳先进院唐永炳研究员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双离子电池器件及关键材料研究”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从汽车到电子产品,锂离子电池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然而受电池关键材料的限制,目前锂离子电池的一大局限是,在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无法充电,而在5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安全性又不能保障。
为此,唐永炳研究员团队历时近10年,研发出了既抗冻又耐热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最低工作温度可以达到-70℃,而最高工作温度高达80℃,而且低温与高温性能可以同时兼顾。相关产品可以应用于光伏储能、家庭储能、通信基站储能、轨道交通、国防建设、航天航空、极地科考等领域,尤其适用于高寒地区及亚热带地区,显著扩大了电池的应用范围。
给合成生物学定量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纳通讯员刁雯蕙)深圳先进院刘陈立研究员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生物有序性的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该项目针对合成生物学中“缺乏理性设计能力”这一核心瓶颈,为构建稳定合成多细胞系统、预测物种迁移定植的最优策略等问题提供了基础理论指导;突破了领域内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经典理论框架,为理解细菌细胞生长、复制、分裂的协同机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推动了“定量合成生物学”这一新学科的提出,提升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能力。
刘陈立指出,“定量合成生物学”可以作为合成生物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定量合成生物学吸纳了定量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建立可定量预测生物系统的数理或AI模型,能够有效指导合成生物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菌群研究里程碑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轩慧通讯员林奕旋)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周宏伟以第一完成人申报的“人体微生物组检验与分析方法”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本次获奖的“人体微生物组检验与分析方法”项目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原创性,围绕“重大疾病关键肠道菌挖掘方法”这一领域关键科学问题,首次揭示地域差异是疾病关键菌谱矛盾的核心影响因素,提出疾病关键菌谱的地域性假说杠杆投资平台,被国际同行评为“菌群研究的里程碑事件”;首次采用准确稳定的新算法,为菌群检验和分析奠定方法学基础,绘制出清晰的代谢性综合征肠道菌群紊乱图谱,为解决肠道菌群关键菌鉴定及诊断模型的共性瓶颈问题提供了重要新策略。